作者:f123 1、错误的“植料消毒”概念。兰花是根菌共生的植物,只有在根系周围的兰菌给根系提供营养,兰花才能获得充足的生长营养物质。不论健康与否,在栽培前均使用杀菌药“对植料消毒”,实际上就是破坏了这种自然平衡的生长条件,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兰花不得不重新繁殖兰菌,较长的伏盆时间导致了苗、根、芽等的生长迟缓。严重者,植料碱性化就会产生厌氧有害菌,时间长了,兰花长期吸收不到营养物质,厌氧有害菌数量过大,兰花慢慢就会生病。兰花分苗时对伤口消毒处理才是正确的。 兰菌分有益菌(好氧菌,需氧菌)和有害菌(厌氧菌)之分。只要在一个富含氧气的环境中,有益兰菌占据植料空间,有益菌就能抑制有害菌,也就是兰花产生烂根,腐苗病等的病菌很难存活和繁殖。这是一个必须充分认识的一个概念。 2、错误的“营养”概念。首先必须明白,兰花的种植与蔬菜的种植存在本质的区别,不能随便乱用肥,给兰花提供的营养,除了叶面施肥以外,基肥实质上是给兰菌提供一个优越的、富含营养的小环境,而不是直接作用于根系的。 兰花是喜微酸性的植物,有益兰菌也是喜微酸性和氧气的微生物,有害菌是喜碱性基质的厌氧菌,我们只有在栽培基质上尽量用微酸性的植料,比如:云南红土、红柳树皮,松针,刺栎树叶,青杠树皮等,学会浇水,水能把新鲜空气(氧气)带进植料中。才能把兰花养漂亮。 关于云南耳叶混合料的管理要点:在云南栽培兰花的成功管理经验中,重水管理是关键。所谓重水管理就是需勤浇水,勤浇水的好处就是能把新鲜空气带入植料中,有益兰菌是好氧菌,有害病菌都是厌氧菌。勤浇水能使整体植料的通透性提高,植料中好氧菌数量多,兰花自然就能生长良好。 关于浇水的正确方法:晚上睡觉前浇水是最正确的方法,晚上气温低,没有阳光,水不会和光、热(高温)产生“光热效应”,没有光热效应的危害,兰花自然就健康,就不会生病。浇水需浇二次,中间间隔10-20分钟再浇一次方为浇透水,兰花的生长时间基本都在上半夜,这时浇透水,兰花会生长很快! 浇水管理:气温高就勤浇,气温低就间隔几天浇,浇水频率应和气温挂钩,15度--20度隔3-4天浇一次透水,20度--25度应隔一天浇一次,25度以上需天天晚上浇透水。 最后还有一个重点就是:晚上浇完透水以后一定加强通风,尽量开窗吹,一定把苗心中的水吹干,白天温度高。不要乱喷水到兰花上。
|